【心晴•至美】 温暖你我,健康同行信电分院心理健康活动
为提高信电学院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负担,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信电分院开展了2020年度学院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暨第一期“心晴•至美”心理健康特色活动。以 “用情感填补空虚,将孤独化为动力”为主题的《海上钢琴师》影片欣赏心理健康特色活动由观看影片、班级组织讨论以及完成影片观后感并予以提交三个环节组成。本次活动均在线上完成,学生反响热烈,共收到120篇的观后感。
线上观看
线上讨论
观后感评比:
用情感填补空虚 将孤独化为动力
或许每一艘船都有属于他的一片海域,在汪洋大海的千回百转中。
--------题记
今年的杭州没有像去年一样在冬天迎接一场大雪的昭告。一个温暖的冬天,夹杂着读书声,复习声,考试声以及回家的喜悦声。四十天的假期无疑是历史性的长度,这个寒假我们可以在家过了立春,过了十五,还要有段时间才返校开学。踏出校园,奔赴路途,坐上列车,找寻叫做家的路的另一头,实在是愉快,向往。可突入其来的疫情犹如寂静的黑夜中划过一条闪电般打破了想象中的安逸。
漫漫长假,不能约三两好友吃个火锅,限制自由不能随意出门等,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没有如小山般的寒假作业来充实度过我们的寒假生活,既没有往常假期般的安逸,每日只能抱着手机,盯着发亮的屏幕,程序切来切去并不知道找点什么事情做,又冥冥中多了几分孤独。孤独感是这样的现实,主题心理活动的组织让我有了更多更深的感触。
《海上钢琴师》无疑是一部深刻指引我们面对孤独,纵然如此,依旧要向往大海,向往出纳暖花开的作品。1900是一位从小被遗弃的孤儿,被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我们是躺在爸妈或者长辈为我们营造的蜜罐里健康长大,这一点我们跟1900比,我们不孤独;1900一直在海上长大,未曾踏足陆地,我们到陆地去领悟山河壮丽,到大海去感受波涛汹涌,到部落去感受风土人情,这一点我们跟1900比,我们不孤独;对于眼前只能算是平静的海面上溅起一点点涟漪的生活,1900并没有暗自神伤,在钢琴方面逐渐显露出无师自通才华与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进行钢琴演奏,不少人为之深深打动,我们在疫情当头被束缚双脚限制踏出家门的自由,只能通过睡觉或者一味地玩弄电子产品消磨时光,这一点我们跟1900比,我们确实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1900待在自己的世界,孤独,安静飘然于世,课他能在自己的世界斑斓绽放,他用他的钢琴声震撼世界,我们要做的之时战胜自己而已。
疫情初期,我们都处于一种焦虑,焦躁不安中,万一感染上病毒怎么办,自己会不会有感染病毒的危险,病毒能不能被消灭等,每日增长的确诊人数更是夹具了我们内心的不安与孤独,不愿与家人交流,总是会想到最坏的结果。我想说,黑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走夜路的人;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孤独的自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充满信心,对自己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信心。看窗外穿暖花开,我们向往的大海也在眼前。
画地为牢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通过第三者的视角刻画了天才钢琴师1900的一生。他在一场繁华的落幕时被船上一个劳工捡到,就这样他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人,除了少数几个真实了解过他的人,没人知道这个人到底是否存在。
船上与船下,对于1900来说是两个世界;世界上也分为了两种人,1900与其他人。1900能够心平气和的说出“fuck the rules”,能够真实爵士乐的创始人,能够丝毫无抵触的接受别人的音乐,抛去一切主观,不顾别人的挑衅,观众的嘘声去接受别人带来优秀的音乐。他对什么都不在意,他的追求就是在那一隅海角在有限的琴键上去追求无限的音乐。
每个人都觉得1900值得在更广袤的天地拥有更高的成就,每个人也都希望他能够下船,他值得出现在更广袤的舞台上,也值得拥有更多人的关注。人性生来如此,自大,自以为清醒,打着为别人好的幌子在别人的身上加以自己的想法,不可否认有些想法确实“不错”。但这种不错只是人们理解的不错。凭借1900的能力,金钱,女人,土地这些东西信手拈来,但这是他真正需要的东西吗?
人们不断的问他为什么要待在船上,为什么他明明没有到过陆地却能够弹奏那么多曲子,为什么他能创作出这么扣动心弦的因为,为什么不去陆地上去为自己挣得财富,又是为什么如此坚持他现在的一切。陆地上的人,太喜欢问为什么。
让1900真正想下船的是一个女孩,仿佛是命中注定,又好像是阴差阳错,一个眼神他便彻底沦陷。为了这个女孩他将原本要作为母带唱片夺走,想作为礼物送给她。一段莫名的缘分让他改变,让他第一次真正的想去融入大海之外的那一块陆地,他真的很想去拥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女孩,但在他要他要踏上陆地的前一刻,他退缩了,回到了船上,这之后他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回到船上。过了几天,他又出现在了别人的生活中,只是这一次出现的他笑容不在一如往昔。
多年以后,船上的人陆陆续续的下船了,这次真的只有他一个人了。但是他仍然在演奏,空荡的宴会厅再也没有一个人跳舞,他仍在演奏;船外无休止的传来爆炸声时,他仍在演奏,到后来船体只剩下了一片废墟,他也还在演奏。
一位友人最终找到了他,不,是他最终愿意让一位友人找到了他。再见面,1900脸上开始有了皱纹,两鬓也开始漂白,脸上不再挂着过去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友人望着眼前的他再一次邀请他下船,告诉1900“你绝对还没有完蛋,只要你还有个好故事和一个愿意听他讲故事的人。”但是他却对此感到惊恐,他说他在那个世界根本无法看见尽头,那里充满了未知,他比任何人都想下船,去感受陆地的美好,去拥抱那位姑娘,能够与那位姑娘相伴到老,从他鼓起勇气在下船前与那位姑娘言语的那一刻开始,阻拦他的就不再是姑娘对他的拒绝,不是到时被拒绝的无奈。真正令他感到害怕的不是人能隐隐观察到的这些,而是那个世界里无止尽的欲望,人们无止尽的无望。他害怕有一天陪伴着他的音乐直到一天也不再是音乐,彻底的沦为谋取利益的工具。他的音乐会因此变得越来越沉重,终有一天伴随着整个世界的重量压在他自己身上。而这个世界的尽头在哪,欲望的尽头在哪,他不得而知。
冬天到了,人们渴望夏天,夏天来了,人们又害怕冬天再来,所以人们不厌倦旅行,总是追寻远方。永远是夏天的地方。
人们为了自己心里的欲望不断地让自己前进,不断地往着更远方追寻。想要找到那个能让自己“无欲无求”的夏天,这个地方真的存在吗,人们内心的欲望真的能够填充完全吗,我想是不能的。
那么1900到底有没有到过陆地呢,我想是到过的。在那里他一定见识到了更多的疯狂,偏激以及无休止的欲望。他最终回到船上。人来人往,真正陪伴左右的只有音乐。他的朋友觉得他这是在画地为牢,将自己的未来就这样限制在了这艘船上,他值得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值得拥有完美的家庭以及让所有男人都无比妒忌的伴侣。但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在画地为牢。在每个人为自己划定的“牢”里终究也是有尽头的,总有一天你会对此厌倦,你要为自己画一圈更大的“牢”来承载自己的欲望。人来人往,他却过的更加清醒透彻,他能够笑着对朋友开玩笑说将来面对上帝,上帝一定也很头疼,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吗,谁能证明它存在过呢,仿佛这场“捉迷臧”的胜者是他。他就活在自己的“牢”里,他的“牢”里只有因为,但是他却比每个人都富有,音乐是无价的,是无界的,是不会腐蚀他的,也是他战胜上帝的唯一法宝。
海上钢琴师是这个人吗,我觉得不是,海上钢琴师是他心中的神性。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神性,只是当你逐渐不坚定的时候,当你选择对其他事物妥协的时候,它慢慢的被蚕食了,逐渐一丝丝的消失了。直到最后就仿佛跟1900一样,在一声无所谓的爆炸声中再也不见,没人能找到他存在的痕迹,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是否存在过,就像顾城写的
我从没被谁知道
所以也没被谁忘记
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
并不是我的目的
1900到最后,都只为了纯粹的自己活着,只是为了纯粹的音乐活着,他也就是音乐。
改变不了天气,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只要心中你怀揣着爱,阴霾总有一天会散去,幸福一定在不远处。这个五月,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度过吧!
图文:信电团委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