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图文结合

“心肺复苏”做了要比不做好 ————芯聚能——CPR急救培训

发布时间: 2022- 03- 07 14: 11 浏览次数:

3月4日下午,学院工会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教师的自救互救能力,在理二502开展“芯聚能——CPR急救培训”活动。活动邀请医学院郭君平老师为大家授课。

培训现场,郭君平通过引入案例、理论讲授与救护技能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按以下三个问题来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有关操作。

在遇到突发状况时,做“心肺复苏”真的有用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怎么做?

 

“正确规范的‘心肺复苏’当然有用。”这是郭君平的回答。心肺复苏主要是通过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时候“心肺复苏”做了要比不做好。学会这项应急技能,有时真的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首先要评估现场,确认现场及周边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其次判断患者意识,拍打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观察患者有无应答。若周围环境安全,且患者无意识的情况下可以先拨打急救电话120再做“心肺复苏”。

郭君平为大家讲到,规范的“心肺复苏”一共分为三步。

一、    胸外按压:将患者放置于平整硬地面,以两乳头连线重点为按压点,双臂垂直向下通过身体的力量对病人进行按压,保证胸外按压速度和深度。

二、    开放气道: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用一只手放置在患者前额,让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放在下巴,然后再把颏部向前抬起,达到开放气道的目的。

三、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可吹气量过大。

在培训会的最后,郭君平亲自指导大家进行实操训练,为大家解答疑问。老师们刚开始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控制不好等情况,但经过多次练习,大家都能逐渐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做法。随后,老师们两人一组,一个负责胸外按压,一个负责人工呼吸跟随视频进行练习。“芯聚能——CPR急救培训”在大家的认真练习中圆满结束。


通过培训,大家纷纷表示学到十分实用的急救技能,提高了自己的急救意识,更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庄严,在下一次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多了一份让自己冷静应对的底气,这对自己及身边的人来说都多了一份应急救护的保障。

图片:王晓波

文字:杨恩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