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院之一,其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信息工程学系。 学院现有专职专任教师9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6.88%,博士占比80.21%,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1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4人。目前在站博士后11名。现有招生专业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4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03年起,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90余人。2022年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点,2024年获批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术硕士学位点,现已自主培养硕士研究生72人。 学院有浙江省“十四五”一流学科(B类)“控制科学与工程”、市重中之重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以及“交通运输工程”三个学科;拥有省级科研平台“边缘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低空飞行智能感知与运维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建“全省可再生能源电气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建有地方合作机构“滨江创新中心”和“杭州市拱墅区边缘智能创新研究院”等;有杭州市属高校第二轮优秀创新团队“分布式能源智能控制创新团队”,校级创新团队“先进电磁技术创新团队”、“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应用团队”。学院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重大横向合作项目40余项,参与制定2个国家标准,近三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超5600余万元。 学院的最大特色与优势是以赛促学、以研助学、产教融合。2023年获评“信息与电气工程”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学实验组5个,下设实验分室30个,可容纳1000余名学生同时实验,并选拔优秀学生进入与浙江大学合办的“创新实验班(微电子)”、与大华股份合办的“智慧系统与先进控制产业班”及与新华三集团合办的“纳米级集成电路设计与工业产业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产、学、研创新人才。近五年,信电学子积极参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物理科技创新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0余项,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70余项。 学院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打造两个“微校区”推进分布式办学。2023年2月,与杭州高新区(滨江)签约,以滨创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进滨江微校区分布式办学及科教创新综合体的建设,与浙江大华股份、新华三集团、矽力杰、至控科技、零跑科技、艾默生等知名企业共建实验室与校外实习实践基地。2023年12月底,与拱墅区签约,领衔浙大城市学院边缘智能创新研究院建设,在边缘智能技术与装备领域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核心装备开发、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